地球人都知道:福建人愛做生意,也擅長做生意。
在福建沿海一帶,素來有“少年不打拼,老來無名聲”、“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等說法。在經商傳統的影響下,“辦企業當老板”就成為福建人的價值取向之一。而福建休閑食品的迅猛發展,同樣離不開歷史悠久的閩商文化。
過去40年,福建食品企業家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以下8位福建人的創業故事,成為中國休閑食品發展浪潮的縮影。
01 福馬柯永開:13歲創業,賣火“福馬派”
從1978年到1992年,福建沿海一帶出現了一批鄉鎮企業。尤其是晉江一帶,更是以“家家辦廠、戶戶冒煙”名動全國,晉江食品業也由此起步。
1979年,13歲的柯永開跟著父親及幾個兄弟用辛苦攢的錢在晉江辦起了罐頭廠,生產魚皮花生、水果罐頭等。柯家在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后開始考慮轉型發展,五年后決定轉產糖果、果凍等休閑食品,福馬食品也由此建立。這次轉型,也為福馬日后走向食品休閑的王國奠定了基礎。
點擊預定2025 SIAL西雅國際食品展(深圳)黃金展位 點擊免費領取2025 SIAL西雅國際食品展(深圳)參觀門票
2002年,柯永開推出好吃又實在的“福馬派”,并請來當時當紅的明星李玟出任代言人,在全國市場徹底打響了福馬的知名度。雖然如今福馬命運多舛、遭遇波折,但是柯永開留給福建休閑食品的印記,卻是抹不去的。
02 達利許世輝:用“平替”策略,打下200億江山
1985年,福建廈門馬塘村的陳清水、陳清淵兄弟,拉攏村里4位青年共籌得3萬元,一起創立了一家村辦工廠,也就是銀鷺的前身。
同期一起崛起的,還有在泉州惠安從事休閑食品行業的許世輝。1989年,許世輝成立了惠安縣民政美利食品廠,也是達利食品的前身。1997年,韓國好麗友進入中國,開始生產銷售好麗友派。不過因為定位高端,當時在中國市場很難下沉。反應迅速的許世輝,在2002年率先推出了平替版——達利園蛋黃派,一舉成名。
隨后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從蛋黃派到可比克,許世輝靠著“平替”策略打下年銷200多億的江山,不僅穩坐泉州首富寶座多年,還一度成為福建首富。
03 盼盼蔡金垵:從法式小面包,到國民大品牌
繼“蛋黃派熱潮”之后,2005年一種保質期可達6個月以上的新工業面包——法式小面包在中國迅速風靡。雖然三輝是第一個重點推廣法式小面包的企業,但真正改變法式小面包“命運”的,乃是盼盼食品蔡金垵。
1982年,蔡金垵高中畢業,從一顆土豆起家開始創業。1996年,蔡金垵創辦了福建省晉江福源食品有限公司,即盼盼食品集團前身。靠著一款“變性薯片”,蔡金垵賺到盆滿缽滿。當然,真正讓盼盼食品走進全國視線的,當屬法式小面包。當時,蔡金垵重金邀請女星蔣雯麗擔任代言,“法式小面包,還是盼盼好”的廣告語鋪天蓋地,蛋黃派的風頭一時間被法式小面包所搶奪。得益于法式小面包的走紅,盼盼營收高速膨脹超過300%。
隨后,蔡金垵帶領團隊繼續研發新型休閑食品,攜手美國甜品教父羅蘭·梅尼耶共同推出梅尼耶干面包、瑞士卷、軟華夫、肉松餅等產品。2022年,盼盼營收突破80億大關,成為“國民烘焙大品牌”。
04 丹夫蔡土木:左手海新,右手丹夫
提到福建食品企業的傳奇人物,肯定繞不開丹夫集團董事長蔡土木。
當過兵,做過官,賣過飼料,但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農民企業家”,一手創辦海新、丹夫兩大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集團公司,涵蓋農牧和食品產業,帶動市域經濟產業鏈千億規模。1992年,蔡土木帶領海新向食品多元化進軍,成為福建省最早創辦餅干食品企業之一;2005年起,蔡土木多次深度探訪歐洲各類展會及走訪市場,心懷把歐洲美食傳播到中國的決心,創辦了“丹夫”品牌,取自德語“感恩”之意。
2012年,在集團總部的戰略指導下,“福建省泡吧食品有限公司”、“丹夫食品(漳州)有限公司”、“福建省伯力爵食品有限公司”等食品企業整合成立丹夫集團。
05 友臣游曉文:從友臣肉松餅,到“肉松+”烘焙戰略
除了達利、盼盼,在晉江友臣集團同樣家喻戶曉,而它的出圈不是依靠小面包,而是起源于大清咸豐六年的中國傳統點心“肉松餅”。
友臣的發展史,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友臣品牌的創始人游鈴華,正是發明肉松餅的“游氏家族”傳承人。友臣肉松餅的走紅,不僅讓這款流行于閩南地區的餐席小點風靡全國,也一舉奠定了友臣食品在快消市場的江湖地位。
最近幾年,在總裁游曉文的主導下,友臣食品迎來戰略升級。圍繞“友臣肉松+,咸鮮烘焙,有料超有味”,友臣食品陸續推出一系列熱銷爆品。游曉文還積極推進“肉松+”烘焙戰略,確立了“肉松+”、中式點心和網紅水果系列三大矩陣。
06 雅客陳天獎:用一顆糖果破局,雅客V9聞名天下
不僅僅是烘焙面包,糖果也是福建的核心產業。因為雅客的存在,晉江被稱為“糖果之都”。
1962年,雅客創始人陳天獎出生于福建晉江,早年輟學經商的他干過陶工、做過陶器、開過手扶拖拉機,銷售糖果蜜餞之外,還做過經銷罐頭生意。起初雅客只是晉江這片創業熱土上名不見經傳的一家糖果類食品加工企業,但2003年雅客V9的橫空出世,不僅開啟了維生素糖果的新時代,還將雅客品牌推上了全新的高度。2014年,雅客年營收達到15億,僅次于行業龍頭徐福記。
隨后,雅客相繼邁入烘焙、果凍等多元領域,并憑借雅客手撕素肉拓展休閑素肉市場,完成從甜味到咸味的全新跨越。近年來,陳天獎帶領雅客再度拓展品類,打造“健康、有益、美味”的新潮肉類零食形象,積極構筑品牌護城河。
07 豪士葉躍輝:醒發30年,自“醒”再出發
1995年,豪士創始人葉躍輝在自行車上,開啟了豪士的發展新篇章。
隨后的30年,在葉躍輝的帶領下,豪士秉持“真材實料好面包”的理念,實現了從家庭作坊到現代化、智能化、數字化的跨越式發展。截至目前,豪士擁有鄭州、漳州兩大國際化生產基地,綜合產能可達70億元。
在烘焙產業發展史上,品牌沉浮已經成為常態,昨天還爆火的網紅品牌,今天已經沉入歷史長河中。豪士不但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實現了規模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還迅速逆襲成為行業中的知名品牌,營業收入更是超過20億元。為何其能夠取得如此成就,在“醒發30年,品牌成長之路伙伴大會”上,豪士給出了答案。葉躍輝表示:“把重要的事情復盤變成一種習慣,不斷總結經驗和方法,使我更有主見和自信。”
08 a1周煒平:新銳零食品牌,將烘焙賽道重做一遍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說上世紀90年代成為福建休閑食品的第一個高潮,那么2016年則迎來了第二個峰值。
作為“2016級”的后起之秀,a1零食研究所成立不到4年就拿到了五輪融資,且每輪融資都在數億元,其中創投女王徐新三次出手。a1創始人周煒平曾任雅客、福馬等多家集團的營銷總經理,在食品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這也使得a1零食研究所與雅客兩個品牌雖跨了時代,但仍有異曲同工之處。
據了解,有著“新銳零食品牌”之稱的a1,幾乎年年出爆品。截至目前,他們陸續推出了a1云蛋糕、蛋黃酥、香蕉面包、西瓜吐司等多個爆款,覆蓋烘焙、堅果、肉制品、果蔬等類別。
此外,福建新銳企業家還有很多:比如,慕蘭卡蔡藝勇,一手推出風靡渠道的“小白心里軟”;比如,好運來蔡騰躍,將滿格華夫品類做到了新高度;比如,卡爾頓黃秋平,緊跟潮流、不斷求變求新……最后,不得不感慨一句:福建休閑食品,太彪悍了!
SIAL 西雅展(深圳)將于2025年9月1-3日,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舉辦,作為覆蓋全品類的華南食飲交易展,展會設立了十四大主題專區,匯聚全球10萬+好物,現場還將舉辦豐富的賽事活動,9月來深圳,搶訂秋冬爆品!點擊免費領取門票。
文 | 陳默
內容來源:食品板